莘縣徐莊鎮的“金耳”,應當是不多見的。
走進培育金耳的智能方舟,立馬就會被長勢喜人的一個個“金疙瘩”所吸引,干干凈凈的菌包袋上,金耳正在完成最后的生長,它們將褪去更多的水分,充滿更多的膠質。方舟內空氣流通,沒有任何異味,溫度保持在20°左右,清涼舒爽,輕輕觸摸銀耳,感覺冰涼軟彈,金燦燦的顏色,給予了視覺一種美的享受。
“金耳的成功培育,是我們探索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成功實踐,為鄉村產業振興增添了一項可推廣、可復制的新樣板。”6月29日,莘縣人民政府在徐莊鎮紙坊村召開了一場特別的現場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了徐莊鎮金耳產業的培育、發展和推廣相關情況,徐莊鎮黨委書記郭繼鋒在發布會上介紹稱,作為傳統食用菌生產大縣,金耳產業的發展契合了當前莘縣“穩優培新”的食用菌發展思路,以點帶面,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
金耳被稱為“菌中黃金”,別名黃金銀耳,是一種新型食用菌,因其形似人腦,又稱腦耳。營養含量是普通銀耳的20倍,膠質細嫩、滑潤可口、質地軟脆、糯而不膩富有嚼勁,本身富含植物膠原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藥用價值,是一種食、藥兼用菌。金耳這類高端特色農產品生態、綠色,正符合當下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因此備受市場喜歡。
然而,金耳菌種非常稀有。野生金耳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楚雄,迪慶)和西藏東南部(林芝)1800米-3200米的高海拔地區,人工金耳菌種則是需要把采集到的優質野生金耳作為母本,經過長期的分離,提純,訓化等復雜步驟才能得到。由于金耳生長是兩種菌絲的結合體,這兩種菌絲的生長最佳溫度又不相同,所以只有通過變溫以適應兩種菌絲生長要求及配比合理才能長出高產優質的金耳來。除溫度要求外,這兩種菌絲還對濕度、光線、通風等有不同的要求。
“我們依據10多年的人工管理經驗,將適合金耳出耳管理全過程的最適條件以數據的形式寫入我們研發的智能金耳生產方舟中的內置管理模塊,并通過多個溫濕度等傳感器探頭的反饋來自動管理生產條件,還可利用5G網絡實現遠程托管,遠程監控、手機調控”,莘縣龍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廣珍有著30多年的菌類種植經驗,今年,他在徐莊鎮紙坊村率先實現了金耳液態菌種規模化栽培,打破了地域、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實現了金耳規模化、周年化栽培,也填補了金耳在北方市場上的空白。而能夠打破金耳規模化、周年化栽培技術“魔咒”,主要得益于5G加持的金耳智能方舟。
金耳智能方舟利用5G技術,可直接連接手機、電腦,對金耳栽培進行視頻監控、模式選擇、數據異常報警,智能控制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等生長條件,實現了生產環境數據化、種植管理精細化,構建起“5G+智慧農業”全生命周期管控體系。同時,可建立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個技術員即可遠程控制全國各地的分散種植點。此項技術打破了種植區域限制,可以充分利用田間地頭,房前屋后,閑置宅基地,路旁道邊,尤其適合林下,使村莊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促進村集體增收,也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目前,紙坊村金耳試點項目前期投資10萬元,培植菌棒3200個,每個菌棒可以產1斤金耳,生產周期30天左右,市場價格每斤可達到120元,一年可以生產8到10茬,一個金耳智能方舟效益可達到35--40萬元。當前,莘縣龍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已與北京和全國客商對接,設計的全國銷售布局每天需求量為10噸左右,目前產量缺口還比較大。
“在6月1日晚上,我們召開了支委會、村民代表會,圍繞發展金耳產業,進行討論。初步確定,黨支部領辦的聯興種植專業合作社,率先示范引領,籌備建設資金,拆除閑置院落,硬化地面,招標建設公司,十多天的時間,紙坊村民就看到了“金耳產業”的雛形”,徐莊鎮紙坊村黨支部書記蔚關彥提出,幫助村民通過產業致富,是紙坊村黨支部思考和探索已久的事情。發展金耳是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目標,以新技術為導航,探索出的一條產業有規模、技術有保障、銷售有渠道、品牌響當當的“5G技術+合作社+農戶”發展新模式,完全契合紙坊村產業發展規劃。
金耳品質高端,生態綠色,市場前景廣闊,目前,紙坊村也通過示范引領,讓更多的村民看到了效果,加入到了發展金耳產業的隊伍中,把村莊閑置的資源、空閑宅基等充分利用起來,這樣即改變了環境,還實現了村民家門口就業,讓村民找到了風險小、收入穩定的致富途徑。“今后,我們將積極打造成“金耳紙坊”,讓省級美麗鄉村環境更加美麗、產業更加興旺、生活更加富裕”,蔚關彥說。
在特色產業培育的具體實踐中,莘縣徐莊鎮充分利用“互聯網+”賦能現代農業生產,推動了產業鏈縱向延伸。郭繼鋒表示,下一步,徐莊鎮將以人才培育和品牌打造為抓手,創出徐莊特色農產品品牌,逐步發展特色支柱產業。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強化信息技術賦能與農業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拓展鄉村經濟新業態,探索形成在全鎮范圍內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智能生態農業新模式,以“5G+智慧農業”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